一、方案背景
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行業,近年來化工和危化品事故呈現下降趨勢。2018年全國發生化工事故數同比下降19.6%。但化工事故總量仍然較大,形勢依然嚴峻。目前,我國有化工生產企業約9.6萬家,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近30萬家,其中小化工企業占80%以上。80%以上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設計標準低、技術裝備落后、安全投入不足而誘發安全生產事故。據統計,2017年中小化工企業發生的事故占到事故總量的81.7%。
目前,中國化工產業面臨供過于求、同質化低端競爭,高端依賴進口、環境不友好等外部問題,長期存在作業環境和生產設備要求嚴苛、危化產品管控難度大、安全標準不嚴、人員管理不當、事故起因難以追查、污染防治不力等行業痛點。
目前,國家密集出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 年)》《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執法工作的意見》《關于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要求深化工業互聯網應用,提升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二、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整體解決方案
為深入了解化工企業、化工園區、化工監管的痛點難點,東土宜昌海納東安團隊組織專業力量歷時一年開展全國化工萬里行調研,依托東土全球首創、自主研發的AUTBUS芯片和Intewell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創新研發了以分級管控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 搭建了企業端、園區端、政府監管端“多層布局、三級聯動”的全棧式解決方案,成功應用于宜化集團、興發集團、史丹利集團、安琪集團、國家級化工園區--姚家港化工園區和宜都化工園區,大幅提升了企業、園區的安全風險管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一)企業端
應用案例:宜化集團、興發集團、史丹利集團、安琪集團等
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企業端,全面整合人員管理、生產管理、設備管理等6大危化生產要素,通過實現快速感知、實時監測、超前預警等8大新型能力,基于5G、AR、AI等多種新型技術和多種終端應用,以雙重預防機制為核心,通過推動操作控制智能化、風險預警精準化、危險作業無人化、運維輔助遠程化,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可知、可視、可溯,可控的綜合效能,可大幅提升企業安全生產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人員提效:通過PLC數據上云、應用智能傳感、無線通訊等技術手段,逐步取代人工點檢,實現智能巡檢,可大幅節省人工。
產效提升:化工效益來源于人和裝置的穩定,人員定位、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 ,確保長周期連續性生產。
檢修維護:使用預測性維護系統監測的設備,可減少計劃維護時間、提升設備運行時間、降低設備總維護成本檢維修費用。
能耗管理:實現能源的在線平衡調節;規范能源設備的運行管理;實現能耗數據、預測預警分析,年節約能耗5%。

(二)園區端
應用案例:宜昌姚家港智慧園區、宜都智慧園區
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智慧園區監管端,依托物聯網感知平臺,基于“園區智慧大腦”構建智慧化園區監管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AI識別分析、工業物聯網技術融合運用,提供集安監、環保、應急、能源、消防、封閉園區、管廊、公共服務為一體的7*24小時園區聯防聯控和智能監控服務,實現園區企業安全、綠色發展、減員降耗的建設目標。
立體監控:構建基于高空瞭望、走航車巡檢的“天、空、地”立體監控體系,解決“靜態不動”。
數據監測:通過對園區企業的過程監控數據、末端監控數據和企業工藝流程數據的監管,實現園區與企業信息共享,打造“監、管、治、服”管理模式,解決“上下不通”。
綜合服務:建設集安監、環保、應急、能源、消防、封閉園區、管廊、公共服務為一體的園區綜合監管平臺,解決“左右不聯”。
信息集成:推動集安全、環保、應急于一體全方位的企業級監控信息集成,解決“底層不牢”。
(三)政府端
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政府監管端,根據政府監管責任、園區管理責任、企業主體責任的三級責任劃分,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三級聯動體系和管控標準,構建一張全市化工安全生產監管工業互聯網,網絡末端直至企業生產現場。
政府監管端通過實時數據交換及分析應用,實現化工安全生產數據可知、可視、可溯、可控、一網管全城、一屏觀全域;通過前端數據采集分析預警,將監管的關口前移,改事后監管為事前預防預測性監管及服務,有效降低重特大事故發生率;樹立符合園區和企業建設指南的數據及應用標準,指導企業及園區建設,為平臺提供合格數據,形成政府-園區-企業監管下沉機制,有效提高政府部門行業監管能力。
三、方案整體優勢
1.國產自主安全可控核心技術
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整體解決方案,運用東土科技全球首創的AUTBUS總線芯片和Intewell工業級網絡操作系統,實現實時的數據存儲、數據匯聚、數據預處理、數據分析,打造穩定、高效、實時的數字大腦。依托東土科技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產品邊緣控制器+maview編程平臺+kyscada軟件實現集中DCS控制,解決設備實操與現場維護的安全問題,大幅提升安全管控水平,減少人工成本、設備成本和維護成本。
2.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法規
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按照國家“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三年行動計劃,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建設方針,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幫助企業、園區創造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作業條件,切實契合國家政策和行業規范的驗收標準,使安全管控效能實現最大化。
3.依托化工安全專家團隊
東土科技獨創性地組建起一支擁有二十年化工安全生產管理經驗的專業團隊,服務于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定制化打造企業端、園區端、政府端應用場景,運用國產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工業物聯網、工業軟件、工業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融入化工、設備、環保、應急等安全管控經驗,實現企業、園區、政府多維度綜合管理能力,建成“實用、管用、好用”的科學化、智慧化安全管控平臺。
4.直擊安全管理痛點難點
東土科技工業互聯網+數智化工安全生產管控平臺整體解決方案可實現企業端、園區端、政府端三段融通,將平臺功能切實應用到員工、設備和生產現場,保障人員安全的同時徹底打破信息孤島,保障信息共享處理及時、安全管理任務明確、安全責任一一對應、安全體系有效運行、數據支撐科學決策等安全管控實效,解決安全事故多發、信息孤島多、隱患排查難、環境污染重、企業“人機料法環管”未得到有效落實等安全管理痛點、難點。
未來,東土科技將集聚創新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瞄準工業互聯網產業數字化科技前沿,獨立自主打造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管控平臺解決方案及軟硬件產品,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